(三)用心用情做好维权服务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根本利益。
着力维护职工群众劳动经济权益。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失业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推动用人单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完善职工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内部分配进一步向一线职工、技术工人倾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协商协调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合法规范用工、科学调整算法、完善劳动定额标准,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推动完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体系,促进多层次社会保障有序衔接,扩大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深化“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
大力开展服务帮扶。加强工会服务工作的研究分析,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适应时代要求和职工群众需求,全面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出更多更好更及时的服务职工群众项目。积极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工人疗休养院、服务中心等。以实施双15工程为牵引,加强和规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与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有效衔接,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职工群众。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主题活动,推进职工健康服务。叫响做实工会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等工作品牌,加强职工公益基金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暖边绿境”关爱职工专项行动。积极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充分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女职工全面发展。加强工会系统援藏援疆工作,做好工会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把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努力推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落地落实。推动国有企业加强民主管理,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群众创造性和企业竞争力。
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探索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试点。推动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健全工作机制,合理设置议题,增强实效性。抓好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加强分析研判,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积极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探索总结新时代劳动领域“枫桥经验”,推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健全劳动领域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联合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行动,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培育选树1000个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