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中国梦·劳动美”、“大国工匠”、“*美职工”、“万名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等系列教育和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亿万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职工文体活动,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加强工会宣传工作,按照统筹协调、守正创新、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理念,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及各级工会协同协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各展所长的工会宣传工作格局,做强做优工会舆论宣传。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组织职工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履行工会牵头抓总职责,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突出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工作,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资源协同、政策联动,抓住主要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多措并举推动整体提升,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充分激发产业工人的创造精神和奋进力量,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贡献。
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导向,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竞赛活动新形式,打造影响力大、引领力强的竞赛品牌。持续组织职工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推动形成“建功新时代、比学赶帮超”的新风尚。
突出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构建线下线上结合的工匠学院建设体系,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强化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和应用转化。建立完善关心关爱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的常态化机制,推动落实劳模工匠待遇,提升劳模工匠地位,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会强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劳动竞赛、技能培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组织引导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勤学苦练,深入钻研、敢为人先,持续点燃创新创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