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中国工会理论教育培训网
王东明: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4-03-11 | 3067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认真履行政治责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强红色工运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管理运用,命名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每年发布全国“*美职工”,推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新建职工书屋5万余家,强化工会网上舆论引导,团结职工群众唱响主旋律。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扎实推进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参与竞赛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职工数量年均分别达到58万余家、5806万人次。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选树工作,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49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4952个、全国五一巾帼奖2200个。举办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大国工匠论坛,选树宣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建设工匠学院360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8万多家。统筹开展工会系统援藏援疆工作。抓好工会定点扶贫和帮扶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研究制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推进改革工作机制,推动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专项督查。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完善职业发展制度。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十大产业百家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深化年行动,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非公企业落实改革举措,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切实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促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加大城市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力度,工会系统建档立卡的549.9万户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如期实现解困脱困。构建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工会两节送温暖活动筹集资金218.7亿元,慰问职工4250.6万人次。加大对职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的维护力度,指导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完善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女职工权益维护和关爱服务。突出抓好重点群体维权服务,推动健全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制度和政策,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好核工业等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服务农民工2900多万人次。加强服务职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推进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规范化建设,建成13.1万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加强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建设,开展职工公益活动。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推出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等20条举措,筹集资金77.5亿元,帮扶慰问职工2289.5万人次。